第137章 137我有个九死一生的法子_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
笔趣阁 > 朱元璋能看到我的梦境 > 第137章 137我有个九死一生的法子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37章 137我有个九死一生的法子

  第137章137我有个九死一生的法子

  王布犁嘴里对朱明秀说着手法,心里想的是当年朱元璋要饭之后,应该不会大喊一句兄弟们,又要到饭了吧?

  所以从他年轻的时候就经常要饭白女票,如今当了皇帝之后,这么一个优良传统他依旧没有改掉,并且再朱元璋制定大明整体政策的时候,经常把这一理念参杂进来。

  尤其是到了军户说什么百万大军不费一毫,可是在他的统治时期,军户就大批量的逃亡。

  再吴元年到洪武三年,这几年就逃亡了近五万人。

  方才的文书制度里朱元璋让富人多出钱,极为寻常。

  他说什么既已富豪,朕命尔等办集钱粮,为朕抚恤细民,还可以让你们子孙绵远,岂不善哉?

  “王郎,我上次与娘说了,乞巧节的时候,我可以跟你一起出宫玩耍。”

  “嗯?”

  王布犁大惊,他着实没想到马皇后会如此的通情达理。

  不愧也是从平民出身的,没那么多规矩。

  “好,到时候我来接你。”

  王布犁立即应下此事,说实在的南京城内的这种节日,他还是第一次遇到。

  上一次也不过是端午看人在河里飙船,很是过瘾。

  朱明秀眉眼当即展开,又低头挖着早就化了的冰激凌,感觉甜滋滋的,还有些凉气。

  王布犁靠在竹椅上,手里自顾自的扇着蒲扇,这天应该睡一觉的。

  “一会咱们吃什么?”

  “父皇吃什么咱们就吃什么。”朱明秀歪了下头:“不过伱要是有什么想吃的,我可以叫娘吩咐御膳房给你做。”

  “上次吃过一次御膳房的饭菜,不过如此,白期待了,等你嫁到我家,让你尝尝咱家的手艺。”

  “好。”

  朱明秀还真没吃过外面的饭菜,

  只不过听外出的皇兄说,宫里的饭菜确实不如外面的好吃。

  毕竟她的父皇对于口腹之欲,并不怎么在乎。

  故而他们这些天家子女在宫里也没吃过什么好东西是真的,顶多是饿不死,还能一天吃三顿。

  朱明秀对王布犁的话充满了期待,她也想要去街上尝尝好吃的。

  朱标面带笑意的重新走了进来,他坐在椅子上:

  “妹夫,我方才把你提出来的建议与爹说了一次,爹全都同意了,还夸讲了你几句。”

  王布犁嘴上笑呵呵心里可不这么想。

  我让老朱划拨大批预算,搞好驿站系统,他没骂街,那也忒假了。

  朱明秀眼里也满是笑意,一副与荣有焉的模样。

  她可知道大姐夫,除了是韩国公的长子之外,根本就没有什么别的本事。

  哪像自己的夫婿,如此受到父皇的喜欢?

  朱标见王布犁附和,心说我可不能把你们之间的关系搞得太僵了。

  更何况我爹还是你岳父,骂你两句怎么了?

  “陛下当真是雄主,如此大手笔的花费,怕是会让他心疼许久。”

  听着王布犁看似吹捧,又感觉是说他爹抠逼的话,朱标眉头微挑,只是颔首。

  毕竟咱这妹夫说的对。

  老爹确实心疼的很。

  他那些不花钱的法子,看似对朝廷有利是赚了。

  可长久而言,一旦后世子孙不给力,那驿站系统必然会遭到极大的破坏。

  到时候乱军到了京师眼前,都无法得到消息,那才是真正的亏了呢。

  朱标在仙境当中看过一次大明未来之事,又听他爹说后世子孙裁撤驿站,那为了大明的长久规划,钱还是得花。

  “对了,妹夫,鉴于你破获假钞案立下如此大功,今天又献计,父皇决定给你升官。”

  “啊?”

  王布犁当即站起身来:“太子哥,岂能如此,若是因为我当了天子的女婿,就贸然升了高官。

  那天下人岂不是人人都要效仿我王布犁,费尽心机的迎娶天子的女儿,从而走上捷径,那我大明为官的风气就会不妙啊!”

  这番话说的大义凌然的,太子朱标听着很是顺耳,若是人人都有王布犁这种觉悟。

  那大明官场的风气就会立即扭转下来。

  王布犁弓着身子请辞,咱当个吏员,那还能偷懒,一旦当官,岂不是糟了大罪!

  朱明秀也被王布犁这番话给迷惑住了,瞧瞧咱的夫婿,为了大明着想,真不愧是父皇的好女婿啊!

  娘她果然是会挑人的。

  “妹夫,你能这样想,我很欣慰,但有功不赏,岂能服人?”

  朱标把王布犁扶起来,他又想起自己的堂兄朱文正。

  当年朱文正屡次立下战功,朱元璋问他想要当什么官,朱文正便回答说等叔父成了大业,我何愁没有富贵,若是现在就先给亲戚升官,如何能服众?

  可是在朱文正立下洪都守卫战的大功,以及在覆灭陈友谅的战事当中也立下许多功勋,朱元璋大肆封赏了常遇春、廖永忠等将士,唯独掠过了朱文正。

  然后朱文正心里就不平衡了,开始作死的行径,最后落得软禁郁郁而终。

  当然也是朱文正的位置很是尴尬,毕竟亲儿子朱标出生了。

  朱元璋是打算要大义灭亲的,但是被马皇后给劝了。

  故而现在朱元璋也是有功就封赏,有错就罚。

  连他的侄子被长久的打压都可能会有怨言,更不用说其他人了。

  听着朱标的话,王布犁心想完球子喽。

  “不过念你年轻,应该在基层多磨练几年,故而我爹说把你提拔为江宁县典史。”

  “典史?”

  王布犁一愣,典史是未入流。

  不对。

  自古京县就要高人一等,乃是从九品。

  他王布犁一下子相当于从局里的一个刑事科科长,直接提拔为县公安局局长的位置了。

  对于一个吏员而言,那可是极大的跳跃。

  因为按照正常流程,王布犁得干满九年,才可以有为官的机会。

  “太子哥,你太照顾我了,这提拔的可太快了!”王布犁又想推辞:“旁人九年的时间,我一下子就走完了,如何能行?”

  “哎,虽说你是我大明第一个平民驸马,但你都要娶了我的嫡亲妹子,总得当个官不是?”

  太子朱标又笑呵呵的坐在椅子上:“况且一个从九品的典史,比起李琪这个正五品的官职,简直是过于低微了,你若是在推辞,我就觉得你是在欲擒故纵,想要一步登天,当一品大员的心思。”

  王布犁整个人都斯巴达了。

  谁他娘的要在洪武朝当什么一品大员,你再想屁吃。

  没看向来以智谋著称的刘伯温抽身多快?

  他就是有先见之明,可老朱跟老曹一样,都不喜欢能猜透他心思的杨修这类人。

  “太子哥都如此说了,我就无法推辞,可是我有一个疑问,宋典史他也没有过错,每次办案都是冲锋在前,我若是顶了他的位置?”

  “他连升三级,被调去句容县充当正八品的县丞,原县丞升两级担任知县。”朱标呵呵笑了两声:“他可比你升的快。”

  这下子王布犁当真没话说了,人家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。

  “你也知道句容县知县杨曼知法犯法被法办,那些人头还在路上插着呢,我相信宋县丞到任之后,必定会好好做事的。”

  朱标根本就不知道宋典史的大名,但直接安排妥当,不会让王布犁落下闲话,也不会寒了宋典史在战场上换来的职位。

  典史也是从元朝开始设立,明朝继承下来。

  王布犁不仅在县衙有单独的衙房处理县中许多事物,对外还能控制周遭设立的巡检司(类似基层派出所)。

  巡检统领相应数量的弓兵,负责稽查往来行人,打击走私,缉捕盗贼。

  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老朱要查没有路引就敢私自移动的刁民,还要那些逃亡的军户!

  “妹夫啊,你身上的担子也重了些。”

  太子朱标鼓励了王布犁一二,因为他以前是刑房大爷的时候,专注于断案及可,现在要操心的事情有许多。

  甚至于变成了京城县衙的四把手,民间尊称为四爷!

  “我必然不会辜负太子哥的托付,一定好好做事,争取把这摊活计整明白了。”

  “好。”

  朱标又开口道:“等你新官上任,当初你对郭主事提的那笔办公经费就会下发,你自是可以放心使用。”

  办公经费!

  王布犁表示谢意,还真不知道能有多少?

  在大明申请点这种钱,那可太难了。

  朱标觉得光是会判案不行,大明需要多面手官员,自是要好好锻炼一二王布犁。

  也省得他生出骄傲之心,若是想要快速升官,那他必然会做出一定的成绩来证明自己。

  当真是一举多得。

  朱元璋听着一旁人诉说着王布犁与太子之间的对话,他哼笑了一声:

  “就我了解的消息,王布犁为了当上一个吏员,就没少使出手段。

  他本以为破了假钞案,又成了咱的女婿,必然会当个几品大员,同李琪对照。

  可如今咱把他升为典史,怕是心里落差极大!”

  马皇后倒是觉得王布犁不像是个爱升官之人,要不然他就该抱胡惟庸的大腿了。

  作为女人的直觉,她认为重八想错了。

  可调查王布犁的信息又不会出错,故而马皇后此时也不想反驳朱元璋。

  在朱元璋的潜意识里,天下人都想要当官!

  没有人不想的。

  朱元璋站起身来走了几步:“王布犁是个可用之人,但咱得想法子怎么让他心甘情愿的为咱所用。”

  马皇后挥挥手,叫汇报的人出去。

  有些话他听到了,怕是命都没有了。

  作为皇后,她心慈的很,也不愿意多造成杀戮,可她的丈夫又是喜欢用刀子说话的人,没法子!

  “重八,你不要想每个人都会像你想的那样,是个人都会有私心的。”

  马皇后对于人性的拿捏极为准确。

  谁会为了大明抛家舍业,不顾全家人性命?

  纵然有,那也得是几十上百年积累下来,才会产生的忠臣。

  忠臣之所以少,才会多为人们传送。

  诸葛亮那样的人,还能找出第二个吗?

  马皇后知道自己的丈夫有时候爱钻牛角尖,八头牛也拉不回来。

  “罢了。”

  朱元璋挺着肚子,站在大殿之上:“咱就知道那些臣子跟咱不是一条心的,就算是儿子也一样,更不用说女婿了。”

  马皇后知道,重八最重视家人,可是出了朱文正那事,心里就有了疙瘩。

  她也解不开的。

  “王布犁固然重要,可重八你也要晓得,不是什么事都能从未来的天机当中发现,并且改变的。”

  “你说什么?”

  “比如人的命数。”

  马皇后想要给朱元璋提前打个防御针,万一王布犁所传授的八段锦没有用,他很可能会怪罪他的。

  “你信命数?”朱元璋满眼的不可置信。

  “我当然信。”

  “可我不信!”

  朱元璋满眼的霸气,他要是相信命数,就不会从乞丐到皇帝了。

  “咱相信事在人为!”

  马皇后便不再多说什么,有些事她也劝不动。

  “就我接触而言,布犁是个好孩子。”

  “咱知道,妹子,你不必如此悲观。”朱元璋走过来拉着她的双手道:

  “就算你比那个日子多活一天,咱都不怪罪他的,至少证明这八段锦是有用的。”

  听到这话,马皇后的心便落了地。

  殿外的宦官敲门询问是否要送饭?

  “重八,你要不要去同未来女婿见一见?”

  “等他们成亲的时候,咱自是会露面的。”

  朱元璋断然拒绝,他总觉得王布犁还有很多本事都没有用出来呢。

  王布犁在宫中用完饭之后,便准备出宫,可就在这个时候,突然有人来报太子。

  大都督府都督佥事何文辉病重,眼瞅着要不行了。

  朱标大惊失色,连忙叫人备马车,他要去见一见自己的弟弟。

  “布犁,你也随我前来。”

  朱标吩咐了一句,便立即坐上御撵,催促宫人急行。

  王布犁没听过这个名字,应该是类似沐英一样的养子吧,否则朱标不会说是他弟弟。

  在老朱这帮养子当中,王布犁最清楚的就是云南王沐英,而平安还是蓝玉给介绍的呢。

  当王布犁坐在马车上,听着朱标的诉说。

  何文辉十四岁就被朱元璋收为养子,立下许多战功,参与平定江西、福建、陕西、四川,后来被朱元璋恢复他的原姓,不再姓朱。

  在巡视居庸关的时候,因病被召回在家中养病。

  前面有卫兵开路,驱赶百姓,此时朱标也顾不得爱惜百姓了。

  等到了何文辉的府上,都已经开始挂着白布。

  何文辉的儿子何环眼睛通红,见到太子来了,就开始哭。

  朱标胡乱的叫他起来带路,快些见到何文辉。

  朱元璋的义子们本来战死的就不少,现在这个还是建国后第一个要病死之人。

  等进了病房,就闻见一股子浓重的草药味。

  “文辉哥。”

  朱标瞧着何文辉那个模样,眼泪都下来了。

  “太子殿下不要近前,咱得了正疟,会传给殿下的。”

  何文辉慌忙吼着:“快把太子殿下拉走。”

  一帮人便制住朱标,把他拉出门外。

  “打摆子?”

  王布犁瞧着何文辉那模样,这病就是痢疾,确实有感染的风险。

  作为郎中的儿子,还是被科普过的。

  “御医怎么说的?”朱标眼睛也通红。

  “御医说怕是活不了两天了。”何环也带着哭腔:

  “我爹一会冷一会热的,右下腹还疼痛难忍,老遭罪了。”

  听到这话,王布犁眉头微挑,他向来是不信任大明御医这个职业的。

  小病都能给你治成大病,顺便还能给你治死。

  老道士嘉靖磕金丹,用道士给他治病,反倒活的长久。

  平安脸上也流出泪来,他在守宫门,听到何家人报信,也跟着太子一起来了。

  “太子哥,我进去代为探望一二。”

  “好。”

  朱标也没想到王布犁这个时候会主动抗事。

  王布犁差人拿来热水,洗了洗自己的双手又洗了洗脸,然后才用何家准备的丝绸蒙上脸走进房间。

  朱标见王布犁如此郑重,心想他家里是医学传家,又进入过仙境,兴许有办法。

  “太子殿下?”

  何环有些发懵,他没明白那个比他岁数大不了几岁的人称呼当朝太子叫太子哥的。

  “你不用管,要是连他都救不了你爹,你就真的该操办丧事了。”

  朱标屏息凝神,退到大厅,脸上尽是纠结之色。

  王布犁进了房间之后,见到躺在床上的何文辉,大热天的还裹着棉被,全身上下都有些哆嗦。

  “你是何人?”

  “小子王布犁,乃是陛下钦点的新驸马。”

  何文辉也听仆人说过大明出了第一个平民驸马,好生叫人羡慕。

  “你是代替太子来看咱?”何文辉努力的不让自己打哆嗦。

  “实不相瞒,小子是医学传家,从宋朝就传下来的,手艺要比那些御医好上许多。

  我来为佥事检查一二身体,若是能够医治,我就医治。

  若是医治不了,那何家就准备后事,佥事可害怕?”

  “怕,怕个屁!”

  何文辉哆嗦的道:“咱恨的就是不能死在战场上,反倒死在这床榻之上。”

  “佥事好志向。”

  王布犁便一把掀开何文辉的被子,在他的右下腹敲了敲:

  “可是这里疼痛?”

  “不错,一直疼,疼我的都要死了。”

  王布犁又趴在他肚子上听听是否又积水。

  这症状越听越像是阑尾炎。

  在后世是个小手术,因为他也割过阑尾。

  可是在大明,这就是要了命的病。

  王布犁重新给他盖好被子:“我有个九死一生的法子,你想听吗?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h6dy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h6dy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